從事電腦業, 每天看電腦螢幕的時間真的是很長. 既然看螢幕的時間很長, 我對於配戴的眼鏡是很注意的, 對於眼睛的保健也一直很小心. 每年我都會去找眼鏡店驗光, 如果度數有變動的話我就會配鏡片(我的眼鏡很多副, 不會全部換, 不然太花錢了), 這樣子對眼睛比較好, 也能夠掌握眼睛的狀況. 如果度數或是散光有變動, 或是眼睛有不適的話就會立刻去找醫生看看. 畢竟眼睛就和鳥蛋一樣, 完蛋就沒救了, 實在是不能掉以輕心.
既然很常戴眼鏡, 我平常就有收集眼鏡的習慣. 畢竟我喜歡的眼鏡很少, 所以後來只要是看到喜歡的眼鏡就會先買起來+收起來. 從上圖發現我大部分的眼鏡都是Oakley, 這主要是因為差不多七八年前我發現我自己很適合Oakley的眼鏡, 主要是因為他是直鏡架, 不會勾到耳朵, 戴起來很舒服 所以後來我都是買他們家的眼鏡比較多, 太陽眼鏡也是一樣的說哩.
買了很多眼鏡, 所以相對地也會買很多的備用鏡片(太陽眼鏡用), 鏡腳的橡皮做為備用, 已經眼鏡盒, 算是有備無患 🙂
好, 現在來進入正題.
在台北市配眼鏡的店很多, 到處都可以配, 但是價格以及服務品質有差. 舉例來說, 天母地區的眼鏡行服務都不錯, 但是鏡片往往獅子大開口, 價格有時候會比市中心貴了500-1000, 實在是買不太下去. 連鎖眼鏡店例如仁愛, 雖然到處都是, 但是我對於他的專業度不敢苟同. 鏡片左右不同度數, 甚至還有配反的紀錄, 店員也比較容易有不耐煩的情形. 民權西路上面部分的小眼鏡行專業度不足, 不識貨就算了, 還會對於不了解的東西硬凹, 要名片又耍屌不給, 誠意度0分. 店員服務態度差, 又滿口蔡司來蔡司去的, 我看一定是要這樣子配他們才賺得比較多吧?
到處探訪之下, 找到兩間有口碑的店家位於台北縣. 雖然交通不便, 但是的確是服務不錯, 例如捷運江子翠站的光明分子的店員還滿有耐心的, 儘管她們的東西實在是不便宜, 推薦的眼鏡一個個都是破萬, 但店員的專業程度以及服務態度都很不錯, 解說也很詳細. 不過對於我們來說價格必須要能夠負擔的起, 所以我們最後的選擇是板橋華安眼鏡. 這間店的服務非常有耐心, 整個晚上我和nina在那邊耗了差不多兩個小時下來, 對於店員的耐心有很深刻的印象. 而且他們並不會像其他間店一樣一直推銷你很多昂貴的鏡架或是鏡片. 對於消費者來說感覺比較貼心.
我們都覺得配眼鏡是真的要很細心, 東西可以不是最便宜沒關係, 但是最起碼幫客人驗光正確, 並且提供客觀的意見才是王道. 這些華安眼鏡都做到了, 整個購買的過程都非常的舒服. 還細心地幫我和nina的眼鏡都分別測試度數, 告知我們現在的眼鏡是否還合乎現在目前的眼鏡度數(我的OK, Nina的眼鏡左右配反), 並且對鏡片做出推薦.
近年來, 我的度數大多是左眼1.75, 右眼1.50-50, 然後通常誤差/改變都是上下25度, 有的時候是1.50, 也有的時候是1.75. 由於度數不深, 所以搭配鏡片來說選擇多之外, 也相對比較便宜. 趁著剛好nina要配眼鏡的時間, 我把自己上面收藏的空鏡架也拿去華安配了新鏡片. 雖然手上已經有了三副眼鏡, 但是最近總覺得眼鏡越戴越重, 所以決定拿出一副比較輕一點的眼鏡去配. 這樣子可以減輕一點自己的負擔, 畢竟眼鏡這東西是你要長時間配戴的呢, 像我這種靠電腦過活的人可是一天要戴個12小時以上的哩~
配出來的結果十分滿意, 價格也十分的親切, 讓我們真的有很感動啊!
話說, 也自從這次的經驗之後, 我開始對眼鏡的重量有點在意. 趁上個周末的時候我把家裡面所有的眼鏡都拿出來做了個大閱兵, 順便來分別測量了一下所有眼鏡的重量, 看看誰才是比較輕的, 誰比較重. 如果是比較輕的話就當作外出使用, 如果是比較重的話我想以後我在家裡面袋袋就好, 免得戴太久鼻子會痛.
Nina的眼鏡剛好也放在附近, 我先來量量看阿….
看起來大多是在20多, 從華安買的那副prada 新眼鏡還滿輕的, 不到20的說, 到是那副舊napa還滿輕的說哩, 果然不愧是貴鬆鬆的眼鏡. burberry 和 big eyes都滿重的, 以後我看少帶出去比較好.
這幾副是我比較常戴的眼鏡, 左上角的是我七年前買的CK眼鏡, 蛙賽哩, 還真的不是普通的輕, 不到10g哩 (畢竟是100% 鈦金屬). 新的spoke 2.0 也有不錯的表現, 不到20g的重量也是很輕, 到是另外兩隻box spring 2.0 和 gasket 都是在28~35左右, 我看以後這兩隻還是乖乖放在家裡面使用就好了, 帶去公司的話大概鼻子會很痠.
左下角的是已經不用的舊眼鏡, 沒想到還滿有重量的. 上面兩副Spoke 4.0 和 A-Wire 是先存起來的眼鏡, 重量看起來也都還不錯. 右下角的Ti Whisker 是我每天上班的時候使用的, 輕到不行.
太陽眼鏡方面, 重量級的juliet我想大家都很清楚. 居然會是40+以上的重量, 果然是狠腳色, 讓我的鼻子痠到不行. 右上方的e-wire是我買的第一副oakley眼鏡 (1998?), 有時候會拿出來用用過過癮, 和旁邊今年才買的 Jawbone – livestrong 都算是比較少戴的型號 (車鏡基本上只有我騎腳踏車的時候才會用), 不過 jawbone戴起來並沒有那麼重的感覺, 可是上了電子秤之後卻出現驚人的28g到是讓我感到滿意外的 (所以才說人的感覺是很奇妙的, 還是科學一點比較好)
品牌 | 重量(g) |
CK | 9.8 |
Gasket | 34.5 |
Spoke 2.0 | 17.3 / 15.3 (我有兩副, 一副有鏡片一副沒有鏡片) |
Spoke 4.0 | 16.0 / 15.8 (這個我也有兩副, 都沒有鏡片) |
Box Spring 2.0 | 28.4 |
舊眼鏡 (已經退役) | 24.7 |
A Wire | 22.0 |
Jawbone (車鏡) | 28.2 |
Ti Whisker (太陽眼鏡) | 16.5 |
Juliet – Carbon/Ruby (太陽眼鏡) | 42.8 |
Juliet – Chrome/Fire (太陽眼鏡) | 43.2 |
e-wire (太陽眼鏡) | 22.5 |
Napa (nina的) | 12.1 |
Burberry (nina的) | 25.4 |
Bigeyes (nina的) | 23.2 |
Prada (nina的) | 17.7 |
從以上的圖表看來, 冠軍非全鈦金屬的CK眼鏡莫屬了. 畢竟當初我是在美國以500美金買的 (空鏡框), 果然是一分錢一分貨阿!
打了這麼多東西, 乍看之下好像是把我想要講的話給通通一次講完了 (怎麼整篇文章看起來有一種峰迴路轉的感覺?) 如果這篇的邏輯比較奇怪的話就請各位讀者別見怪摟 😛
畢竟從眼鏡的收藏 -> 配眼鏡的店家心得 -> 眼鏡的重量 一路走過來的確是有點詭異, 不過這的確是我一路走來的心路歷程呀! (好啦, 我承認我比較怪一點)
這真是太屌了…
跟大大的球拍收藏一樣驚人呀…. XDDD
配鏡要檢查眼睛的哪些參數呢?每天工作也是看屏幕很久,現在看東西有點模模糊糊,不知道是不是近視了,JEFF給指點一下吧?還有鏡片,似乎JEFF都是用的HOYA,和依視路比哪個好呢?
其實鏡片材質不重要, 牌子也不重要, 只要:
1. 重量和厚度你能夠接受
2. 度數要正確而且你每年都要去驗光確認
3. 閃光度數要注意, 不要超配
至於甚麼球面非球面我倒是覺得都一樣. 還有就是不要配那種現在最流行的甚麼變色鏡片, 那種東西只會造成困擾, 不好用.
請問nina配的prada要多少錢啊?
我最近也想配眼鏡,想了解一下華安的價位
回答樓上的^____^
我是Nina:)
那副眼鏡殺完價是5000元(不含鏡片喔)
請問那個秤大約多少錢?在哪買的到? 格主有信箱嗎?
那個秤你可以去pchome買, 我記得才幾百塊, 很便宜的說哩
不過它不能秤太重的東西唷, 這適用於小東西而已